首页 | 餐饮资讯 | 餐饮前沿 | 餐饮时尚 | 餐饮接待 | 餐饮养生 | 餐饮文化 | 会员天地 | 餐饮杂志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美食导航

沿
餐饮研究 政策法规
餐饮名店 会展赛事

烹坛名厨 名菜赏析
乡土风味 家庭餐桌

接待艺术 服务规范
礼仪之窗 接待资源

养 生 堂 养生百科
食疗药膳 长寿秘笈

饮食文化 美食之旅
海外食尚 美酒茶苑
  主管主办:安徽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委省政府接待办) 安徽省餐饮研究会
最新加入会员单位:
美食之旅
游池州品文化
 
安徽餐饮网 来源: www.ahcyw.com 加入时间:2013-10-08 17:16:34

远近闻名的杏花村

汪氏宗祠

佛国九华

 

    池州市北邻长江,南依黄山,是一个滨江环湖依山傍水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在平天湖上留下诗篇:“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在历史上,不仅仅是李白,其他众多文人在这里留下了1000多首描绘这里的诗篇。池州正如同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一样,而这幅画是动态的,在这里你能看到山水环绕,还能听到动听的歌声。

九华山素斋宴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寺庙素斋诞生地。历史上不仅僧尼要严格戒律,禁荤吃斋,而且严禁山民和游客食荤,千百年来,相沿成习,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久负盛名的九华山素斋。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素斋有宫廷素斋、寺院素斋、民间素斋三大流派。九华山风味素斋属于寺院素斋,但它同时吸纳了宫廷素斋的精华,运用现代烹饪技艺,南北风味为一体,结合九华山地方特色,将当地野菜、山珍、土菜等地方特色引入素斋,使得九华山素斋名扬天下。
    九华素斋在造型艺术上属“以荤托素类”。既达到了形似,也追求神似,在原料上采用了传承寺院素斋,不纳荤腥,全部素食,而且是无污染绿色原料,体现了重返自然返补归真的神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荤禁松弛,除佛教徒和朝山进香者严格食素外,一般游客和当地山民已不受素食限制,九华山荤菜馆逐渐增加,配以当地山珍野味和时鲜蔬菜烧制的菜肴,独具地方风味,色香味俱佳,而且价格低廉,现九华街和旅游热线上小吃店有100余家,推出的小吃品种近百种,如"九华三耳"、"天台双冬"、"红烧石鸡"、"清蒸山凤凰"、"纯鲜扣菇"、"石耳肉汤"、"红烧四鲜"等备受游客欢迎。
    九华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分为东九华和西九华,东九华山在安徽池州,一般介绍地藏王菩萨道场时均以安徽九华山介绍,所以东九华山广为人知,而西九华山却默默无闻。
    东九华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素有“莲花佛国”之称,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相辉,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方圆一百多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主要景观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
    九华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生态环境佳,四时之景不同。春天,满山吐芳,百鸟和鸣;夏天,佳木繁阴,谷风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别富情趣;冬天,琼楼玉宇,超然空灵。四时美景不同,让人叹为观止。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九华山每年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日,相传是九华山僧地藏圆寂、成道日。历年九华山僧众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称“地藏法会”。节日期间,僧众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金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7天(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善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等信众集体朝山进香。

皖风徽韵的石台县
    石台县古时属于徽州,现在很黄山市毗邻,自古以来就是徽文化的诞辰和传播地,而众多的历史文化中又深深地打上了徽州文化的烙印。
    石台县的古徽道据传修建于唐代,宽约两米多,用清一色的长条青石板铺就而成,宽度整齐一致,步高均匀如一,现仍保存完好的路段共有15华里长,全国罕见。这条古道是从安徽的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跨省古道,也就是古时的“国道”。
    古徽道6公里处有个榉根岺,地势险要,是石台到祁门县的咽喉要道,易守难攻,所以又叫榉根关。关下偏南处有一段石长城,中间有一个通行的关口,全由石板砌成,下面设有石城门。此关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由两江总督曾国藩为抵御太平军所建。
    这条古徽道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生态环境最优、风景最美、最长的以青石板铺就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徽道。
    石台县有汪氏和严氏两大宗祠,与徽州的宗祠不相上下,在全国都很有名。汪氏宗祠位于石台县横渡镇琏溪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往汪氏宗祠的一条小巷是用青石板铺就从脚下那石板的凹凸不平的残缺破损的样子上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历经岁月磨砺的古老村落。
    宗祠采用明代最典型的建筑风格,全祠共有99根合抱围的立柱落地。其中正厅之中的四根柱子直径达1.05米,柱子两头较细,中间略粗,像四把巨大的“梭子”直插房顶,因此,又叫做“梭柱”。屋内四周是走马楼,又称“观戏台”,走马楼的四周檐口每间隔1米建有最能代表明代建筑风格的斗拱,似一朵朵祥云在祠内缭绕。地面清一色青石板铺就,尤其是天井部分,构造新颖,科学合理,天井周围的沟渠与全村的进出水渠环环相通,整个祠内长年活水不断,既美化了周围环境,又净化了祠内空气。
    据清道光年间修订的《汪氏宗谱》记载,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142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石琏溪的汪氏旺族合同其14支异地汪姓宗族合修而成,是石台、黟县、祁门等地部分汪氏宗祠的宗祠。文革前,围绕总祠的同时建起的还有八大分祠分布在总祠的八个方位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连总祠在内共有九座,“九”又是数字中最大数,寓总祠至高无上之意。据当地老人介绍,原本总祠内挂有许多金字匾额,可惜在文革期间,连同八大分祠在内统统被红卫兵们毁坏了。
    而到石台县,你不得不尝的一道菜就是“一品锅”了。美味的“一品锅”还伴随着一段神秘的典故,传说明代,在朝任吏、户、工、礼四部尚书的石台人毕锵及其夫人佘氏,有一年皇娘难产,皇上急得团团转,是佘氏去为皇娘接生生下太子的,解救了危难,皇娘对佘氏十分感恩,并结为姐妹之亲,皇上也很感激,赐封佘氏为一品夫人。同时,皇娘又要佘氏当教姆,教养太子。皇上亲驾去看望毕锵夫妇,毕尚书急得不知办什么酒席给皇上吃才好?毕夫人佘氏说:“我亲自来做皇上没吃过的佳肴——家乡七井山的锅子,请皇上吃锅头酒。”席间,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品赏,便问道:“是那位厨师做的?”毕锵连忙答道:“请皇上宽恕,这是我夫人佘氏亲手做的家乡锅菜。”皇上赞不绝口:“原来是一品锅。”从此,一品锅就在石台传开了,七井山人用它做为尊敬客人的最高筵席。
    一品锅的做法很讲究,用一口烧菜的大锅,锅底层用干笋子示意吃了会节节高升,没有干笋子可用罗卜片或干豆角,第二层铺上一块块大肉,示意吃了会富裕,第三层再铺上一块块白豆腐或煎豆腐,示意吃了洁白,第四层铺满一个个圆子,示意吃了会团圆幸福,第五层再盖上粉丝,插上“红嘴绿鹦哥”或黄花菜,示意吃了会长寿。一般五层,也有七层、九层,总之成单数。
    一旦锅子端放桌上便开始敬酒,先给客人斟酒,再按桌边位大小依次斟,酒必须斟得满满的。主人先向客人敬酒,当客人举杯与主人碰杯一饮而尽时,主人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客人看得起,是吉祥的征兆。每当客人酒喝完,会立即斟满,杯子不空,以示酒源源不断。席间,主人不断喊“吃菜、吃菜,”让客人先动筷子,一层层地吃,边吃边祝词示意。吃时如底层是罗卜片或干豆角,可以不吃,因传说吃了萝卜,会罗嗦,吃了豆角,会各归各,因此主人则不会见怪的。
    在石台山区,婚丧嫁娶办酒席,这一道锅子才是少不了的 ,锅中层次越多,代表酒席档次越高。


文化底蕴深厚的贵池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牧童遥指杏花村”,而这个杏花村就是位于贵池区秀山门外。因为这片秀美的土地,历代诗人都愿在此逗留,李白曾数游秋浦,写下珍贵的摩崖诗篇。而要说贵池的真正文化还是来自民间。
    罗城,在贵池区墩上镇许桥,其地四周环山,形似稻箩而故名罗城。罗城民歌从哪朝哪代开始唱起,无处查考。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居住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千百年来,罗城人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并在田间地头上创作出自娱自乐的罗城民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罗城民歌这一乡土文化从田间地头唱出了县城、省城,乃至京城,与凤阳花鼓灯相媲美,谓“南歌北舞”。有唱词道:“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要是不唱歌,三岁小孩急白头”。
    贵池罗城民歌特色浓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音韵优美。她来自民间,带着一身泥土的芳香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走进艺术殿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学视角,呈现出这么一种特色:田园牧歌的风采,小桥流水的风光,朝霞初露的色调,欢吟浅唱的韵律,是这些融汇而成和谐的诗。她质朴为本,俗中透雅,若在青山绿水间忽然听到罗城方言唱出来的民歌,顿有清泉扑面,花香入脾之感。跟学易会,便于传唱。
    贵池罗城民歌,体裁多样,形式活泼。
    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歌词多为即兴性,一般上下句结构。其旋律比较自由、舒展。歌头歌尾常带吆喝性声腔。演唱形式多以独唱为主,后来由当代音乐工作者的介入,在原声腔中配上小快板的旋律,以便在舞台上表演时领唱、伴唱且边歌边舞。在罗城广为传唱的《慢赶牛》曲调悠扬而抒情,衬词、衬句较多,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
贵池罗城民歌,在安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罗城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仍有重要的作用。
    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
贵池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故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贵池傩舞是在正戏演出前后的舞蹈,虽情节简单,却寓意较深;表演形式活泼多样,各具特色。如有的只舞不唱,有得边舞边唱,有的夹有“一领众和”的颂白(又称“喊断”);其内容不外乎是驱邪纳福、祈求丰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话。舞时大多用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表演,节奏欢快,动作性强。舞蹈动作虽原始、简单,但语言却极为明确,具有爽朗明快、粗犷有力的鲜明特点和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
    秋浦花鳜”主产地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贵池古称秋浦,相传五代梁昭明太子非常喜欢食用秋浦花鳜,因为这里水好鱼美,封其水为“贵池”,遂改名为贵池县,从此以后,池州贵池特产“秋浦花鳜”便名扬四海。
    据考证,明清以来,著名徽菜“臭鳜鱼”就是以贵池鳜鱼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品偿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等千古佳句。
     "秋浦花鳜”终身以活鱼为饵料,是一种健康生态,其味鲜美,营养丰富。


上一条:食话合肥——记忆里的民间饮食
下一条:“五一”游黄山尝美食攻略
将安徽餐饮网设为上网首页 将安徽餐饮网添加到收藏夹 本站访问总数:

Copyright 2005 All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餐饮研究会版权所有
主管主办单位:安徽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 安徽省餐饮研究会
电话:0551-62623919 62601783 62629972 传真:0551-62629972 地址:合肥市长江路221号省政府南楼
本站QQ:463183636 QQ群:149626407 E-mail:ahcyyjh@163.com 皖ICP备0600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