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多名律师针对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向全国多个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商家“欺诈”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大昉去年曾表示“国内大部分人都已吃过转基因食物”。很显然,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目前存在很大争议,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特意去吃转基因食物,而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吃了。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很多涉及转基因的食品标识不清甚至没有标识;其次是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粗心大意。
以食用油为例,商家在产品包装上一般把“非转基因”标得非常清楚,甚至广告语是“100%非转基因”,而在转基因食用油包装上,则把“转基因”标得不清楚,主要是为了欺骗那些粗心大意的消费者,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也损害了消费者选择权。多位律师提起民事诉讼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修订。
事实上,国家相关法规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标识管理办法》都对“转基因标识”早有规定,尤其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应当有明显的标识”,然而,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普遍标识不清,据说是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规定标注的,可见这个“国标”必须修改。
尽管律师们针对转基因食用油标识不清提起诉讼,此举值得肯定,但笔者以为,不仅是转基因食用油存在标识不清,某些转基因食品问题更严重——根本没有标识,比如,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没有标明“转基因”,而央视记者在武汉随机买了5袋大米,经检测3袋含有转基因,原因就在于,我国所制定的大米出厂标准中不含有转基因的检测项,产品包装上自然不会标明。
据悉,目前的大米、大豆、胡萝卜、土豆、玉米、西红柿、木瓜都有转基因农产品,这些转基因农产品加工成各种食品之后,涉及的食品种类更多,是不是每一种涉及转基因的食品都标明了“转基因”呢?显然值得质疑。以大米为例,不仅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没有标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而且大米制成的各种食品同样也没有标识,例如,2013年出口欧盟的一批白年糕中就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所以,市场上所有销售的食品都应该强化“转基因标识”管理,含不含转基因成分都应该清楚地标明。而强化“转基因标识”管理的前提,一是强化检测。鉴于转基因农产品、涉及转基因的食品已经很多,笔者建议所有的食品都应该强制检测转基因,这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前提,也是有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潜在危害进行追踪的重要保证。
二是重新修订相关规定。既要让转基因产品标识的字体大小与非转基因产品标识的字体大小一致、颜色一致、位置一致,又要对违反标识管理规定的,提高处罚力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