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的供应链是奶农---奶站---牛奶公司,消费者不需要懂得太多的牛奶专业知识,这三个环节之间就会因为竞争而产生监督。如果有奶农掺入有害物质,奶站会低价或拒绝收购该牛奶,在竞争下收购其他奶农的产品。如果奶站掺入有害物质,牛奶公司会对其进行识别,并对不同质量的牛奶差别定价。每个供应链环节上都存在竞争,使得不同的牛奶因其质量不同具有不同的价格。正是因为存在竞争,奶农之间、奶站之间、牛奶公司之间不可能串通一气,一起投毒。而现实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为什么?
三聚氰胺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化合物,没有厂家会买来掺进牛奶里。一些人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往牛奶里添加尿素,而三聚氰胺是尿素与牛奶作用的副产品。为什么人们要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牛奶,在市场竞争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价格。奶农、奶站与牛奶公司串谋起来的原因只有一种:让那些蛋白质不符合国家标准、但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检测。实际上,正是政府不顾中国的奶牛是散户养殖的实际,而强制规定蛋白质的高含量,逼得奶农不得不往里面添加尿素,最终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出现。这是典型的“逼良为娼”。
媒体:为何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媒体都认为是政府失职,呼吁要加强监管?
周燕: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加强政府监管似乎是众望所归,监管不力似乎是根源。要问的是,在同样的监管体制下,为什么有的产品就没有质量问题,而有的产品就有呢?“三聚氰胺”曝光了牛奶的质量问题,为什么在同一监管体制下,瓶装水却没有问题?市场上从1元一瓶的怡宝纯净水,到14元一瓶的依云矿泉水,再到160元一瓶的萨奇矿泉水任君选择。除此以外,“地沟油”与“假冒伪劣产品”为何屡禁不止?难道消费者真的不知道它们质劣?
不单单是媒体,学界也流行这类“政府监管论”。正是这种错误的学说导致了政府、媒体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错误认知。“政府监管论”的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即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充分的人处于较有利的地位。例如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那么他就会以次充好,卖高价,令消费者蒙受损失,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监管纠正。
运用该理论进行解释的着名现象包括“劣币驱逐良币”、“柠檬市场”等。这些貌似推理严谨的结论,却被真实世界无情地推翻。现实中,二手车市场从不缺乏好车、优质车。为了降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中有专门赚取信息费用的二手车经纪人。除此以外,车行的免费修车保障也是降低此类交易费用的。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只有劣车而没有良车”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没有用的理论,是个套套逻辑。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意味着信息费用广泛存在于市场中。经济学研究的关键不是为政府干预寻找理由,而是需要研究在信息费用的约束下,市场会如何运作,有哪些安排会降低信息费用。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政府监管论,逻辑推到尽,必定是计划经济---由政府监管所有产品和所有的生产环节。
市场本身会对质量进行鉴别
媒体:政府监管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周燕:政府监管是否会比市场本身节约更多的信息费用?答案是否定的。一,政府不是切身利益的相关者,他们没有动力去进行监管,而且监管成本高昂。在市场中,甲是乙的供应商,没有人会比乙更加关心甲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如果甲的产品出了问题,必将影响乙的声誉与收入。试问政府会比乙公司更加关心原材料的品质吗?政府会有比乙更多的人手与方法去检查与监督吗?一个企业也许只需要面对一个或几个供应商,而政府所面对的企业何止千万?二,政府部门里不可能拥有每个产业、每件产品、每个环节(如奶农、奶站、牛奶公司)的专门知识。三,政府无法拥有消费者的偏好信息。以牛奶为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牛奶成分的需要也不相同:有些人需要全脂,有些人需要低脂;有些牛奶一般人喝了没事,另一些人喝了会过敏。政府的行业标准该如何制订?如果“任君选择”就不一样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将自己偏好的信息与对牛奶的专门知识传递给供应者,供应者也将自己的专门知识传递到不同生产环节上。在竞争约束下,只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才能够不被市场淘汰,继续生存。
第 1 2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