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幼年时代,他们是和高级兽群分别不大的。从他们制作第一件石器到原始人类的繁殖和发展,经过了极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的生活工具,有用石料的石器,有用木头作的木器,有用兽骨作的骨器。石器是他们当时的主要工具,在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 元谋人已经使用粗制的石器。在蓝田人生活的地方,也找到了他们使用过的砍砸器、切割、刮削器等石器工具。古代人们就是使用这些粗笨的石器等工具,依靠群体的力量,互相协作,进行采集野果、根茎和狩猎动物作为食料,过着原始的、粗陋的生活。
古籍《礼记》把远古的烹饪方法归结为四种,云:“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曾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礼记•礼运》又云:“燔,加于火上;炙,贯于火上;炮,裹烧之也;亨,煮之以镬也”。那时候的人类还不知道用火。他们完全依靠自然的动植物充饥。吃的是植物的种籽、根茎、山果和野兽的生肉、喝的是生水、鲜血;住的是:“寒则穴处洞中,热何巢居于树上。”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传说的所谓“有巢氏” 时代,这个时代是没有“烹饪” 可言的。
我们的祖先所住的森林,时常受到雷击或山火爆发而引发的大火。原始人为了避火逃出森林,等火熄灭后又纷份回“家”。 此时发现了很多被烧死的动物己经毛光肉焦,散发香气。人们在饥饿之际偶然食用,顿觉熟肉比生肉滋味美得多。这种现象使古人认识了火的功能。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实践,又发现打制石块时迸出火花,并且摸到石头发热烫手,逐渐懂得了发热能生火的道理。后来用石片刮削木头时,也发现木头和石块磨擦也能发热,联想到久磨可能生火的道理。从此,以“石” 开始作为烹制食物的工具。
石板烹,是我国古代早期的烹调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石块(卵石)、石板作为烹调器具使原料成熟的一种烹制方法。这种方法的产生,出现了利用热传导原理,间接利用火的热能进行烹饪法,其中主要是石烹。操作时,将在烧制食物的火堆旁堆有石块,石块被烧得炽热,小块原料偶然落到上面很快成熟,使先民们认识到石块可以传导热能的道理,从而诞生了石烹,然后发展到用石板传热烹制食物,最后进入用石头制作器具的时期。
这种方法主要特点是:原始烹饪方法,食物成熟均匀,原料不易焦糊,避免灰砂污染。
石烹,可以分为石块烹、石板烹、石锅烹三大类:
一.石块烹,它是运用烧热的石块或卵石烹制原料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 外加热法。将石块堆起来烧至炽热后扒开,将原料埋入,利用向内的热辐射使原料成熟。这种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如盐火局(注,这火、局为一个字)鸡、砂焐鸡等。其它如元代《饮膳正要》记载的柳蒸羊:“羊一口带毛,右件,于地上作炉三尺深,周围以石,烧令通赤、用铁笆(箅)盛羊,上用柳子盖,以热为度”, 亦属此法。
2. 内加热法。用于带腔膛的原料,如宰后去内脏的羊、猪等。将石子烧至炽热,填入动物腔膛中,包严,利用向外的热辐射使之成熟。清代《调鼎集》中记有此法:“羊宰后去内脏,用烧红石子填满羊腹,羊熟而无火烧气。”如蒙古国家民间仍用此法制熟羊。也有用于制作植物性原料的,明代程本立《巽隐集•戏咏石饼》一诗的前记中记有:“予行至土门铺(今四川仪陇县一带),无炊具,已午,未朝食。从者陈祥,择一石圆如炮(弹)者置火中。少焉,裹石以面,煨熟食之。剥面食予曰:‘此名石裹堆也。’予因名之曰石饼,诗以识之。”当然,古人时期前后尚无面粉,这种由烧石从内向外散热烹制原理的应用,显然是那时无炊具烹的遗传。
3. 散加热法。这是利用烧得炽热的砂石或砂子拌和小块形的原料,焐之使原料成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在地下挖坑,或者用某种容器(如干瓜或树筒之类)来制作。此法很可能受到晒热的砂子焐熟鸟卵的启发。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平铺的烧热砂石上使原料烙热或焙熟。如《调鼎集•西人面食》所载:“石子炙:油和面,内包椒盐或包糖。将石子烧红,上下炙之。”所述“西人” 即中国西部居民;这种方法至今仍见于陕西、山西的“石子馍” 和“山东的“武城暄饼”, 都是通过烧热的小石子将面饼制熟。前者用水面、酵面两掺。加碱、熟猪油和鲜花椒叶揉匀,擀成饼,干烙;后者以水面团擀成三角形面皮,裹进用猪肉丁、葱、韭菜、花椒盐、麻油和成的馅料,三面向中央拧起擀薄成饼,再用石子烘烤而成。这两种饼表面都留有大小不一的石子凹坑印痕,吃起来味道可咸可甜,外形可大可小,风味独特,有石烹时代烹制方法的遗风。如今人们常见的以砂石炒“糖炒板栗” 和以砂“炒花生”、“ 炒蚕豆” 笃,都属“散加热法” 的遗风。
4. 烧石煮法。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也可以利用树筒之类的容器,内装水并下原料,然后投下烧得炽热的石块,使水沸腾煮熟原料,一次不熟,再二次、三次地投入石块,直至原料成熟为止。如在土坑内烹制,坑内应先垫毛朝下的兽皮,或以粘胶土糊严以防渗漏。此法至今仍在云南傣族地区应用,如“石头煮青苔” 是以烧红的卵石投入放有青苔的水锅中,使之成菜;东北鄂伦春族也在沿用此种烹饪方法。
二. 石板烹,即用火将天然石板加热,使置于板面的原料置于石板上,然后加热。有两种:一种是先将石板烧热,再放上原料;另一种是将原料置于石板上,然后加热。
以上两种技法,相当于现在的冷锅下料与热锅下料。这可见于古文献《礼记•礼运》篇:“燔黍、捭豚,氵于(注,这氵于为一个字)尊而扌不饮。”就是把黍米和切割成块的猪肉烤熟就吃,在地面扒一个小坑洼积下水,用双手捧着喝。
古籍《古史考》也有类似记载:“神农氏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 释米,是脱壳、洗净的米,放在烧热的石板上咯或焙熟供食。石上燔谷,后来演化成以石板烹制米面食品,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如:云南恕族的“石片烤饼”, 以小麦粉或荞麦制成饼坯,放在烧热的石板上烙成;独龙族的“石板粑粑”, 则是用桄榔(又称“砂糖椰子”、“ 糖树”) 髓心提取的淀粉“桄榔粉”, 以鸟蛋拌成糊状,在烧热的石板上烙成。
石板也可以烹制动物性原料“捭豚” 就是将猪肉撕成小块,在烧热的石板上烙熟供食。此法至今也在沿用,如: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名菜“西夏石烤羊”, 就是取祁连山的石板,烧热后,将调好的羊肉片铺在石板上,用盆覆盖,烤至成熟后食用,风味甚佳。
石板,后来发展成为石鳌。唐代《资暇集》中所记“石鳌饼”, 又称“彦(注:此字前面应加口字偏旁)饼”, 就是以石鳌制成。今天人们使用的平底锅、饼铛(用于烙饼)、炮铛(用于炮肚)、鳌子、锅贴锅、铁板烧等,都是从石板烹演化而来。这些远古烹调技木制成的烙饼、炮肚,至今仍是北方常用的食品。
三. 石锅烹,即间接利用火的热能进行烹制的方法,它促进了人类制作炊具的愿望。人们凭借制作石器日渐精致的雕刻工艺,以较软而易于雕制的水成岩之类石料制成的石锅终于出现。据考古学界九十年代考察,在西藏西部的古格王国的遗址出土了29个石锅、10个石罐。
石锅有圆形的,亦有方形的,均为平庇,带双耳,锅的口径为30厘米,有的超过40厘米,深15厘米左右,锅中有焦黑色残留物,锅底有烟熏痕迹,从而证明是炊具。又据1993年《西藏晚报》报道,墨脱地区门巴人仍存在使用石锅烹烹调的情况,锅的形制大小与古格王国的遗址出土的相近,也有口径不到10厘米的小石锅用来烹制“石锅鸡”, 具有清香鲜嫩的特色。
唐代韩愈《石鼎联句》诗中写到的石鼎,也是一种吹具,应是古代石锅的传承。不过以石料雕制石锅、石鼎,十分费工费力,此后就被陶制炊具所淘汰。
四. 皮烹,即是将整张动物皮,以带毛的表面向下,四肢吊起或支起,形成锅状,内装水与原料,毛面涂稀泥,生火烧煮,至水沸使原料成熟。这种烹饪方法与石锅烹同时出现,至今云南彝族中仍有“羊皮煮肉”,藏族也偶见应用,这些都属于皮烹的遗风。
五. 包烹,为了防止原料被火烧焦和灰砂污染,于是将原料包起来烧,或包起来唐(注:唐的偏旁为“米”部)煨,是为包烹。这可能是受了先将兽类连皮烧、煨,成熟后剥皮食肉的启示;或源于将一些壳果烧、煨后破壳取仁的方法。
1. 叶包,最初的包烹,仅是利用大型的植物叶子,如芭蕉、荷叶、芋叶等。这种方法可能用了一段时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防灰砂污染和焦糊的作用,可是,火力稍大或时间稍长,叶子仍然会被烧焦,招致新的污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用叶子包好后瑚上稀泥再烧的办法。这种技法,可以完全防止污染,而且成熟透彻,风味更好。这种叶包、泥糊的技法延续到新人后期,约在距今二万年左右时,己经运用得十分熟练,并且包留下来使用至今。
2. 叶子包,即原料直接涂裹稀泥糊来烹制。如将鱼或鸟类裹泥烧制后食用。在没有任何炊具时,这是一种十分方便的制熟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时如果没有叶子时,可采集一些禾本科植物的长叶子编成大的叶子代替。古代文献《礼记•内则》曾作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