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镇位于现在黄山歙县东部,是黄山市最大的水陆旅游码头,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一首歌词上说:一头是西湖,一头是黄山/中间一条蓝蓝的新安江……这里新安江成了挑着西湖与黄山的“扁担”,那“肩膀”是谁呢?“肩膀”便是地处新安江中上游的深渡镇。
深渡镇形成于唐、兴建于宋,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为历朝郡县之重镇,素有“九省通衢”、安徽南大门之称,是皖南的商贸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这里风景秀丽,江面开阔,却又两岸奇峰高耸,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往返。公元979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1159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谐“冶”)的千古绝句。古老的徽州孕育了徽州饮食文化,毛豆腐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传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贫困潦倒,一路行乞到了徽州,在一个小山村的破水磨坊里安身暂住。一天,他乞讨得一碗豆腐,便留下一些放在石磨的木料斗上,没想到数日后豆腐长满白毛,他也没舍得扔掉。正好那几天天不作美,大雨下个不停,饥肠辘辘的朱元璋,既无法出门乞讨,又无点滴可充饥之物,只好找出一点点香油倒入锅内,把长满白毛的豆腐煎一煎,以解饥饿之苦。没想到这白毛豆腐一下锅,“兹啦”一声响,随之而来的是香味扑鼻、金黄金黄。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啊!想不到这长了毛的豆腐,竟有这等好吃,味美无比,伴他度过了这饥饿难熬的时辰。于是“徽州毛豆腐”成了救驾食品小吃。
康熙年间,有个徽州举人王致和,他家世代以做豆腐为生,但此人醉心于科举仕进,对豆腐制作却毫不感冒,但他煎熬十年却毫无成果。名落孙山后,本想一死了之,只是他上有老下有小,无奈再次跨入家门,父母没有怪罪他,只是和他说:每根屋檐草都有一颗水珠子,你只要把祖传的豆腐艺术接过去,总有粗茶淡饭,饿不死。王致和从父亲手里接过豆腐坊,开始并未安心,还是想转行。因为在这以前,做豆腐的人不但要靠天还要靠运气,因为一斤豆腐值不到三五文钱,若是天气骤变、顾客猛减,剩下的只有当猪饲料,自家吃也很有限度,也舍不得多吃。有一天,天气闷热,豆腐滞销,他将未卖出的豆腐摊放在草帘子上,顺手洒了些盐水,准备日后自家当菜。后因事情太多忘了这豆腐,三天后猛想起此事,跑去一看,那豆腐上长出寸把长又白又细的茸毛,起先觉得有些惋惜,随手弄一块用舌头舔舔,竟觉得有些咸有点粘还有些香嫩,于是他便放些菜油、佐料下锅一煎,就这么煎出了“虎皮毛豆腐”,连左邻右舍都闻见其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王致和的毛豆腐便名满全镇。晚年王致和还将店通过安徽会馆,在徽州老乡的帮助下开进了京城,后来他家的产品还上了皇帝的御膳谱。安徽状元孙家鼎还亲题“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存心”相赠。
1938年,新四军在徽州休整,陈毅同志百忙之余,喜欢在街头毛豆腐担前,与几位老乡同围一炉,共品毛豆腐,叙党群情谊,宣传抗日救亡,兴致高时,老乡们总与陈老总仰面大笑,陈老总操着一口川腔,指着煎锅说:“多放些辣子哟!”
今天我们所吃的毛豆腐是否还是当时的王氏毛豆腐呢,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人生变数很大,只要活的精彩,过的开心,何必死死拘泥于一条路,且不知条条道路通罗马麽!
在品尝毛豆腐,讲究环境和情趣,随着一声声“毛豆腐噢——、毛豆腐噢 ——”的叫喊声,卖毛豆腐的便挑着一幅担子走来了,担子前面为火炉,炉上支着煎毛豆腐用的平锅,担子后面是几扎干柴和一盘盘雪白的毛豆腐。你一抬手,他就把担子放下了,你和朋友围担坐下,平锅中的香油就熬得香气缭绕了,毛豆腐放入锅中,只听“丝拉”一声,那毛豆腐的香味也就扑面而来,当你用竹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鲜而不腻,满口香味,你一面品尝,一面与朋友谈古论今,那种惬适,那种快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难怪有人说:“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作徽州人”。
现在毛豆腐成了徽州特有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引起美食家们的注意。其吃法主要有二种:
1、传统吃法:今日徽州遍及城乡的毛豆腐担子,一头干柴、炉灶、平底锅 , 一头是香油、辣火、毛豆腐,筷子、酒杯……一应俱全,挑到街头闹市、摆摊设点现煎现卖现吃。随着“嗒,的的嗒!嗒,的的嗒!”清脆有节奏的竹板打击声,招来顾客尝鲜解馋,有三五好友围摊而坐,面对热烘烘、香喷喷、金黄黄的毛豆腐,一手端着徽酒,一手拿着竹筷,有的要份加料(在滚热的毛豆腐上敲几只鸡蛋调和),放上葱花辣酱,边吃边聊,谈古论今,畅谈友情,还谈生意。
2、现代吃法:先将毛豆腐下热油锅中煎,片刻两面金黄即捞起放入盘中, 倒入几乎同时炒好的三丁糊(用精肉丁、香菇丁、冬笋丁猛火炒熟,加入淀粉调 和),撒上葱花胡椒,即可端上筵席食用。也可用煎得两面黄的毛豆腐,放入笋丝、青菜,做成一道清汤毛豆腐,不放味精,味道照样鲜美,是一道徽州筵席独有的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