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句顺口溜形容的就是下塘集烧饼,比喻形象,特色十足。新鲜的猪肉,在打烧饼师傅手中,转眼间变了馅子,然后如法炮制。贴在“苍穹”上的“肉烧饼”,只须片刻,就会飘出与众不同的香味,似是烧烤,却不同于烧烤,肉香、面香,相得益彰。
“肉烧饼”下炉不久食用,那才是最佳时间。泡上一杯香茶,虽苦犹甜;细嚼两只“肉烧饼”,虽油不腻。三五位好友,款款谈,细细品,趣味无穷,回味无穷。
烤制烧饼所用的烤炉很特别,是将铁锅倒扣而成的吊炉,外面抹上一层黄泥巴,再用白色的涂料粉刷一通。吊炉呈半封闭状态,前方开了一个大口,底下是用木炭燃烧,上面贴着烧饼,大约烤制5分钟左右出炉。刚出炉的烧饼色泽金黄,上面撒着的芝麻也一粒粒透着饱满。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外面酥脆,里面柔软,嚼上几下,芝麻,伴着肉馅儿,是那种麦子的醇厚和芝麻的绵柔,夹杂着猪肉特有的芳香。 据说早期的下塘烧饼,配料主要有香葱段、老姜末、陈猪油、口感香脆。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下塘集人开始尝试用猪肉做馅料,并烧饼表面涂抹上香油,洒上芝麻,和传统口味相比,又是另一番风味,受到了众多食客的青睐。下塘集也由此被誉为“烧饼之乡”。
“干干瘪瘪小烧饼,貌不惊人香惹人;不妨请君多玩味,下塘烧饼下塘人”。托物寄情,道出了人们对下塘的无限情怀,下塘集烧饼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
下塘烧饼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途经下塘,老百姓献上烧饼,赵匡胤吃后赞不绝口,而后名传天下。 流传最广的还是最后一个。清朝咸丰年间,为镇压在安徽活动的太平军,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一路兵马驻扎于下塘集。军队行军打仗,急需干粮,烧饼就成了首选。为了多争生意,烧饼师傅改进配料和烤制工艺,深受欢迎,下塘烧饼的名声就这样响亮地叫开了。